一部《芈月传》,将战国时代的宫廷礼仪推上了热搜榜。一场8分钟的先秦
婚礼,也让诸多国人为之倾心。《芈月传》的年代发生在战国后期,这一时期,作为礼乐先进之国的楚国沿袭周礼,楚国嫡系王族在公开行事中的礼仪必须最为标准,因此嫡公主芈姝的婚礼必定是按照周礼来举行的。
这场堪称近十年来古装剧讲究之最的
古代婚礼,场面之恢弘,服饰之精美,礼仪之精细,无不让人倾叹,国人仿佛从这场仪式中找回了“礼仪之邦”的自信。但你真正看懂这场婚礼了么?下面,就让小编来告诉你这些礼仪的内涵吧!
《仪礼·士昏礼》是我国关于婚礼的最早记载,其记载的完整婚姻礼节主要包括婚前礼、正婚礼和婚后礼。其中,正婚礼包括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和请期五个步骤,婚后礼包括妇见舅姑、妇馈舅姑、舅姑醴妇和庙见成妇四个步骤。而《芈月传》里体现的主要是正婚礼,即新妇被接到新夫家以后所举行的正式仪式。这一以周礼为蓝本的正婚礼,在当今也被称之为“
汉式婚礼”。
《礼记·昏义》:“妇至,婿揖妇以入,共牢而食,合卺而酳,所以合体、同尊卑,以亲之也。
揖礼
肯定有人会问,为何芈姝走到秦惠文王前,是大王先向芈姝行礼,而非芈姝先行礼?《礼记·昏义》中说:“妇至,婿揖妇以入”,所以明白了吧,这是婚礼中的礼节,是要新夫先向新妇行礼,再入房完成仪式的。
华夏礼仪强调肉身和精神的洁净,凡进入重要典礼之前,必先净手,以净手为形式,以净心为本质,从而以清洁的精神面对天地、自然和祖先,谓之沃盥。共牢
“共牢”,指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食一鼎所盛之肉。男女自七岁起,“坐不同席,食不同器”。而现在,新婚的夫妇要同席而坐,同器而食,男女分而复合。他们食取鼎中之肉,并非为了充饥,而是为了表明:他们要从此同甘共苦,相濡以沫。古人食俗有些类似今天的份餐制,各种食物每人一份。所以,新郎、
新娘的席前,主食黍和稷,以及调味用的酱、菹(腌制的冬葵菜)、醢(螺酱)、湆(肉汤)都是各有一份。





执手偕老,恩义永结。
礼贵夫妇,将翱将翔。
汉婚大美,尽在未央。